第628章 时代所需

    二十年代后期,军阀混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新政府邀请拥有“北蔡南马”之称的马博士回到家乡,领导高等教育建设。

    这位怀揣教育救国理想的学者,邀一众仁人志士以 “复兴中华,发达桂区” 为炬,在八桂大地上奠基了西大的雏形。

    在战火纷飞中,西大经历多次拆解与搬迁,并没有在这些磨难中倒下,反而愈发壮大起来。

    到抗战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二十多个系,师资实力和教学资源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更与三九年被升格为国立大学,成为当时国内影响力较大的高校之一。

    抗战初期,汇聚了大批的名师学者到学校任教,竺可祯的气象观测、李四光的地质锤声、李达的哲学思辨、王力的文字考据在此交织。

    战火如晦,而西大成为抗战时期的重要阵地,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屹立不倒的标杆!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为了集中资源办好高等教育事业,全国高校院系仿照苏联模式进行了大调整。

    西大再此调整中,将所有院系拆分给了华南、中南、华东地区的19所高校,老师、学生、资料、设备全都搬走了,至此,老西大不复存在了。

    看到父母深深叹息,梁曼曼说:“都拆啦?都拆到哪了?”

    粱爸爸回答:“成立最早,师资最强的机械系和电机系的一部分并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电机系另一部分和化工系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

    历史悠久的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矿冶系并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还有很多,我也记不清了,总之,现在不少名校都含着老西大的一点余光。

    要知道,当时没有改革之前,很多大学是百花齐放的,A大,B大也还没有今天这么超越的地位,西大也是和他们不分伯仲的!”

    韦思雅问出重点问题:“那现在的西大?是重建的?”

    “对,五八年设立自治区之后,在区内人民和各方强烈呼吁下,西大重建了。这几十年来,发展得也能算得上迅速,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荣光不在了……”梁爸爸唏嘘道。

    三个孩子安静聆听,内心复杂,一时不知做何应答。

    突然,梁妈妈语调轻快的说:

    “别看我们桂区如今仍受反击战之困,但是发展教育一直都是发展核心。

    我们桂区在历史上,是第一个立法强制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省份;是第一个把不分男女性别的义务教育列入法规并作为乡村官员考核的省份;更是第一个普及全民军事教育的省份。

    对了!你们听过西大的校歌吗?原词是创校是马校长写下的,由当时化学系的汤老师作曲,中途马校长结合时局做了部分修改,但是立意没有变。”

    苏渺和韦思雅摇头,表示希望能听一听。

    梁爸爸和梁妈妈在自己打的拍子中,唱起了深入心中的歌曲:

    复兴中华,发达桂区,是我们立校本意;

    为国奉献,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

    ……勤恳朴诚,厚学致新,为祖国奋斗到底!

    暮色渐渐爬上窗棂,梁爸梁妈还在讲着那些关于图书馆老榕树、露天电影场、晨读角的故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