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皖城迁徙
回到三国当皇帝
都门明月
皖城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分布。可以说庐江郡的很大一部分经济命脉掌控在皖城的手中,更不用有皖口港这等通达港口。
无论是人口,钱粮,在整个庐江郡当中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这也正是萧鼎,无论如何都要将皖城居民迁移出去的原因之所在。
由于刘勋的战略方针,乃是将庐江郡的菁华兵力掌控在舒城,到了皖城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反而没有了对东南的威慑兵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萧鼎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再布置出一道防线出来。
所幸的是,从舒城至皖城,交通便利,水陆并进,萧鼎就能以最快的时间长途奔袭转战。
不管在哪个时代当中,水路往往是最省时省力的交通工具。
在整个庐江郡,亦有不少的百姓,靠着下江捕鱼维持生计。
此乃民之根本,而危急存亡之秋,萧鼎也顾不了那么多,沿途之征调了起码上百艘民船。
沿途之上,竟然是遮天蔽日一般的模样,皖城百姓起码也是万户的规模,按照道理来说,这等重镇根本就不会因为萧鼎这这支军马而产生一些诧异之感。
虽说皖城的居民听众也不在少数,但是其中的兵马却只有数百人而已,此地本就是易守难攻的模样,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大败笔。
萧鼎此时此刻大军已至,却是让皖城的百姓有一些不知所措,但是皖城的县令,这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前面皖口港已经在打生打死,守江陆昊早就是奉了陆康的命令,提前知会了皖城的县令。
皖城县令乃是前任太守陆康门生,萧鼎大军一至,还不是开城门仓促迎接,本欲摆好酒宴,好好招待一下靖平军。
可是萧鼎哪里有半分享乐的心情,与皖城县令商议一番之后,整个城市便是开始迁徙了起来。
举城迁徙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将城中的车马集中起来,府库之中的钱财和粮草自然是要先行,随从一道的还有老人和妇孺。
说实话,皖城的青壮年,倒是不少,但是这些青壮年手无寸铁,府库之类也没有什么兵器,平素没有训练就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形成一股战斗力。
这等手无寸铁的民众,遇上了正规的兵马,还不是一冲就散。
也正是因为如此,萧鼎并没有将他们纠集起来,编入军队当中,若是不顾一切的扩充兵马,这种情况反而容易会将靖平正军拉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幸的是大家对于迁徙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大的抵触情绪,在县令的配合之下,全城的百姓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疏散。
在乱世当中,谁都不想经历战乱,毕竟这是会死人的呀。
不少的人即便是散尽家财也只为了保全一条性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