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商议对策

 回到三国当皇帝
    依照原本历史的轨迹,彼时袁术末路,扬州长江以北陷入各路小势力割据的局面。 确实没有了袁术的震慑,各种魑魅魍魉都出来蹦哒,例如郑宝,许乾,张多,甚至于 山的陈兰雷薄也算排得上名号的。

    那时候曹操虽然将袁术打得残废,但是因为曹操地处中原腹地,北有袁绍的威胁,西面有马腾韩遂,宛城有张绣,可谓四处漏风,这些都是征伐的对象,有的还要屯驻兵马防守。

    曹操虽然善于用兵,但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是以无力南下将袁术这块蛋糕消化掉。

    而江东的孙策则是近水楼台,扬州的很多小势力便是在投奔曹操与孙策之间摇摆不定,刘晔在其中的影响力和声望依旧极高,在这等情况之下,积极的奔走,拉拢势力投靠曹操,甚至亲手斩杀了欲要携民南渡的郑宝。

    可以说,不管前世今生,刘晔完完全全没有考虑过投奔江东孙策这一条路,盖因孙策和其父孙坚不同,孙坚是个勇猛而忠诚的大将,从讨伐董卓的出力程度可见一斑,而孙策是个野心勃勃的诸侯,是要窃取天下权柄的。

    曹操虽然说亦是野心勃勃,但是表面上打的旗号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刘晔也算汉室宗亲,是以便投了曹操,后来汉室衰微,曹丕篡汉已经成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实,刘晔也无法改变这个大势,虽然如此,起码最终封侯,得以善终。

    不管怎么说,现在和孙策矛盾已经有了,就不可能轻易化解掉,现如今萧鼎横空而出,更是深恶了孙策,在这乱世之中,每一分的实力都十分的重要,萧鼎此举影响到了孙策称霸的大业,可以想象孙策还不将萧鼎恨之入骨?

    萧鼎和刘晔坐在马车之中,现如今局势越来越明朗,对于刘晔所做出的一些行动,萧鼎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刘晔为庐江做出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萧鼎势力当中,刘晔可谓是中流砥柱,往来奔走,片刻未曾停歇,如今负伤的情况下还来不及休养,就又要远行。

    “子扬如此殚精竭虑,某如何不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按照如今的情形看来,咱们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萧鼎和刘晔同坐一车,外间潘璋领着数十名亲卫甲士护送。 到得如今,局面已经崩坏到最难以接受的一步。

    刘晔道:“乱世之中,又如何能独善其身,主公在庐江主持大局才更要善惜此身,现如今庐江如何,都系于主公一身,还请主公在庐江郡万勿与那孙策决战,吾在外奔走,定能取得成效,主公只要静候孙策撤兵消息便是。”

    “孙策欲要夺取庐江全郡,势必要先渡过长江,攻克皖口港,再取皖城为根基,直抵舒县。”

    萧鼎叹了一声道:“子扬所言,吾又如何不知,现如今皖口港告急,皖城即便能够援应,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刘晔道:“虽然如此,但主公须知,孙策攻打庐江郡,为何要对刘勋施展调虎离山之计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