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军中杂谈

 回到三国当皇帝
    冬月二十五日,靖平军业已翻过 山,直往舒城而来,到了这个地步,大军如此规模,自然是没有丝毫掩饰行迹的可能了。

    萧鼎就在军中,也晓得这个道理,按照行程来说,三日时间,必达舒城城下, 城一战,大军于夜间攻破潘璋军寨,拿下 城,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若刘豹紧守城池,反而能多坚持几日,萧鼎亦要在此处付出更大的代价,可惜刘豹展现出了纸上谈兵不足,于潘璋军寨之中火起之时,便是举兵出城营救,恰巧被枕戈待旦的雷薄所部抓了正着。

    刘豹在乱军之中丧命,雷薄趁乱便抢了城门, 城因此而破,萧鼎留下五百兵马在 城收拢看押俘虏,便马不停蹄的翻 山,直奔舒城而来,幸好没有延误子扬所约定的时期。

    到了这个时候萧鼎便是不着急了,这是靖平军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进行征讨,也是第一次在天下群雄面前露出头角,萧鼎手心微微出汗,犹如第一次坐飞机,心情有点紧张。

    接下来靖平军所面临的场面一次比一次艰难,萧鼎但凡路过村镇便是停歇,表现得有条不紊,实际又有谁晓得他内心慌得一逼啊。

    于 城一战,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实在太多,这连日来,对部下士卒尽量优渥以待,内部萧鼎却连续召集营正屯长以上的将官不断商讨修正进军方略。

    单单是 城一战之中,靖平军损伤千余人,多是在攻坚之中阵亡,又留下了五百人,现在整个军中只有不到八千士卒。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靖平军缺少攻打城池的经验,平日里还是攻克山寨壁堡居多,若是攻城器械足够,起初便是可以四面围攻,那么凭借着矮小的 城,根本就是四处漏风的下场。

    须知通常守城的一方压力很大,即便攻方虚虚实实,守方却是每一面每一点都要安排人手。

    再有便是粮草运输的问题的,本来庐江郡是不乏水路,但萧鼎之前从未重视建立水军的问题,几乎犯了和刘勋一样的错处,出征前甚至连民船都没有准备,导致现在只能靠着陆上运送粮草。

    单单是民夫,就征调了千余人,对于百废待兴的寥城来说,实在是增加了一笔大大的负担,国渊为此已经向萧鼎抱怨了数次。

    城之攻伐,虽说有损伤,但不可避免,也算是为接下来的大战积累经验,不取下来,恐怕寥城之中最后的两千守备军都要动用来维护漫长的运输线。

    所以这一场战事不可避免,华夏历史里面,发起的军事战争中基本上不存在绕路而行的情况。

    不管敌方是强是弱,不可绕路而行的原因有三,其一对于后勤运输的压力就更加巨大,守军可以随时随地出兵袭击粮道。

    其二便是需要打开城池获得城中的钱粮物资,以备不时之需,汉家民族的战争运转本就比其他全世界其他民族先进,和游牧民族的来去如风不一样,经常会因为粮草问题导致一场战争的失利,尤其是在漫长的战线上面,夺城之后取得足够的物资积累,以战养战,无疑是很好的方略。

    其三便是环境的限制,时代不可能给军队这么多的选择路线,和现代不一样,古时候的道路条件远远没有那么好,植被丰富,森林众多,若是要绕道无疑就是另外开辟一条道路,成本和时间都不允许,还不如多损失一些兵力将城池吃下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