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指点珠玑
大国婿
天见一相
第二日清晨,陈闲和暖儿坐进车厢,华福一抖缰绳,马匹拉动着车厢走动起来。
暖儿这些天虽仍未与白梨花讲一句话,不过心情已经好转许多,至于与白梨花的那个赌约,她已经没放在心上,原本就是意气之争,且当时便为着刚建立起来不久的姐妹关系出现裂痕而心生过悔意,到得如今她已然不在乎输赢了,更在乎的可能是哪一天能像当初那样,能与白梨花每天早晨一起上街一起回来——毕竟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貌似蛮看重这份情义的。
湖光书院的山门牌楼前,有着一条宽阔的青石街面,此时能看到不少的马车和轿子,正一点点地向书院牌楼前汇聚而来,各路人从马车或轿子里下来,穿过气派的书院牌楼,踏着石阶一步步走向位于山顶的书院大门。书院这座山并不高,石阶也并不长,书院大门前有书院的学子在这里笑脸迎客,有些人有帖子,有些人没有帖子,但无论有没帖子,都不会受到阻拦。
这是由湖光书院发起的一场以琴会友的小小琴会,除去受邀之人,慕名而来的人书院也照样以客待之。
举办琴会的具体位置在书院的志海书楼前,楼前有一片面积颇大的青石砖场地,场地外围是片竹林,也有几栋飞楼掩映在青翠的竹林之间,此处环境极为雅致。书楼前的场地上,有红木的椅子,也有蒲草编织而成的蒲团,椅子的摆位极为讲究,是以书楼当做背景与中轴线,椅子的摆放则如大堂两侧的宾座,东西各五把椅子,一共十把,而一张琴案便摆在正中位置,能如此近的距离欣赏琴曲的人显然不会是普通人,有资格坐椅子的人就十个,陈闲自是其中之一,而暖儿则是站在他身后。
场地上的百张蒲团正对着书楼,坐在蒲团上的大多是书院学子,郭庄岳三人和叶子由这四人坐在蒲团的第一排。
陈闲虽不是什么很有面子的大人物,但毕竟是位驸马爷,背后是天阳大公主是皇家,无论走到哪儿,正常情况都能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特殊待遇。而此时坐在陈闲身旁椅子上的老人,其实陈闲并不认得,但经过对面的叶华庭一番介绍,原来这老人家也是皇亲国戚,名叫云重阳,众人尊称其一声云老伯爷,这是一位有着爵位的老人家,家世显赫,乃云妃娘娘的生父,六公主的外祖父,老伯爷本人也是江南有名的名师。
陈闲没见过云妃娘娘,也没见过六公主,但此时与这位云老伯爷倒是相谈甚欢,毕竟两人的关系身份在这儿,就算初次见面,若真要攀起亲来,其实两人勉勉强强有着一层亲戚关系。这老人的外孙女是六公主,那这六公主又是天阳大公主的异母妹,陈闲是天阳大公主的驸马,若按民间称呼,陈闲便是这老人家外孙女的大姐夫,说起来两人的关系其实蛮亲切。
至于与自己一样坐在椅子上的其他人,陈闲便只认识叶观之和叶华庭,但看样子其他几人都应该是苏州比较有身份有名气的人物,至少也是苏州或江南一地的琴道大家,总不可能同坐一起的会是个杀猪的。
珠玑正在来湖光书院的路上,琴会也便尚未开始,其他人正陆陆续续的到位就坐,众人三两笑谈,场地气氛一派欢愉。
……
……
今日因珠玑之名而被吸引至此的人委实不少,原本面积不小的楼前场地,此时竟已有盈满之像,少说已有二三百人,并且还来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女子,看她们的穿装与形迹,像是来自花街柳巷,多半是这等地方的镇场女乐或艺妓等,来此的目的无外乎学艺或凑热闹。而这类人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女子一共两批,第一批是以水怜色为首的来自小夜半楼的七八个当红艺妓,第二批是以燕雀楼的第一艺妓羽音姑娘为首的五六个当红艺妓。
燕雀楼的羽音姑娘在名气上其实稍压水怜色一筹,甚至在珠玑没来苏州之前,这女子一直享有苏州第一乐伎的美称,可惜如今与水怜色一样,也是被珠玑抢走了光芒。这女子今日来此的目的,怕也与水怜色相同,多半是因为羡慕或自愧不如等情绪的牵引,故而特来观摩与学习的。
水怜色和羽音彼此都熟悉对方,但由于小夜半楼与燕雀楼本就针锋相对对立多年,她们之间肯定不会有太亲密的来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