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皮子加工坊和熏肉棚子
分家后,我打猎捕鱼养活一家七口
花店小贤
检查完酿酒坊和地下酒窖,王长乐去了西边的皮子加工坊和熏肉棚子,小倩和小勇早醒了,正忙活呢,烟雾缭绕。
由于这两个坊是在雪灾后建的,要牢固些,皮子加工坊比寻常农家草棚要规整许多,夯土墙抹得平整,顶上铺着厚实的茅草,檐角还用细竹编了排水槽,棚子约莫有八十个平方,足够容纳二十个人同时干活。
四根粗实的杉木立柱撑起横梁,梁上挂着几排半鞣制的皮子,山羊皮、鹿皮、兔子皮,甚至还有几张稀罕的狐皮,穿堂风吹过,皮子轻轻晃动,泛着油润的光。
墙角砌了三个半人高的石槽,盛着不同浓度的栲胶水,水面浮着几片落叶,旁边摆着铁刮刀和木铲,刀刃磨得雪亮,有专门的人精心打理。
棚子中央立着两个木架,绷着正在晾晒的生皮,地上散落着锯末和草木灰,踩上去沙沙作响,几个女娃子正忙着给皮子刷油,粗布短褂上沾满了斑驳的油脂和染料。
皮子坊这边规模和成熟度都很高,价格公道实惠,比其他皮贩子实诚公正,因此周围七八个村子的猎户都会把皮子卖来,换铜板,虽然每一单利润很小,但是累积下来利润也很可观。
姑父本着都是乡里乡亲的情分,和家里人商量着尽量赚少点乡亲们的钱,靠自家打磨挣钱。
比如一张山羊皮收购价在三十到五十铜板,皮贩子们最多给三十五,王家给五十,然后经过十数道工序加工处理,卖出价格在一百二十个铜板,利润便有了七十铜板。
虽然耗时久,但这一个过程中,猎户赚了钱,村里女娃子们有了工作赚了铜板,自家也能赚些微薄利润,需要皮子的人见到货也满意,皆大欢喜。
不管是什么皮子,自家都收,骚腥的黄鼠狼皮都收,别说,这玩意儿毛质细软,还真挺畅销,做笔或装饰都能用得上,一张黄鼠狼皮的利润往往是山羊皮的两倍,一百四十个铜板!
在王家皮子加工坊中,最挣钱的还要属鹿皮,狼皮和狐狸皮三样,鹿皮和狐狸皮很少。
冬季过去了,大芒山的狐狸和梅花鹿都躲起来了,很难见到,倒是狼和山羊,雉鸡,野兔这些野草一般疯窜了出来,王家处理的也多是这几样。
皮子加工坊除去十五个村里女娃子的人工费用,每天利润约有一两银子,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靠的是便是靠着这一两银子在运转,至于酿酒坊还没挣钱呢,村里每家每户都送了一些酒,请他们尝尝。
至于近两个月前的灰狼皮子陆陆续续处理完了,这些没有成本,每一张都是利润。
将其全部处理卖出去后,王家一共赚了近六十两,加上之前长乐给留下的四十两银子共一百两,被姑姑和母亲在后院一处隐秘地方,挖了个坑藏起来,其他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呢,谁也不说,只告诉了回来的王长乐一个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