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科考改制,时间如水

 大明狂婿
    马车启动厚,黄羲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想的,就是你想的!”方智收起玩笑的神色:“开办书院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南京和北京城的国子监,另一部分是各地的府学和县学,但关键是科考改制。”

    “科考改制分三步走,今年仍然考八股,明年开始废八股考策论,五年后另加格物。”

    黄羲默默的听,从在苏州城听说摄政王在北京城登基起,方智就一直在给他画饼,一个个如比蜂蜜还甜的毒饼,他深恨郭臻谋逆,但他还是忍不住跟到北京城,那种施展心中抱负的渴望胜过一切。

    他知道现在他和方智在复兴社中已经臭名昭著了,即使那些人也会参加朝廷科考,但不在背后骂他们几句,难解心头之恨。

    苏州书院有四百五十二个学子,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寄予厚望的孩子,他们被朝廷兵马强行迁徙到北京城,各个家族会怎么想?

    这也是朝廷的一种手段吧。

    摄政王郭臻登基后,许多人都感觉到皇帝变了,不再像从前那般仁厚,许多人一厢情愿的把责任推到残暴的丞相杨巍头上,但方智和黄羲这样的人物不会犯这等错误。

    刻有中军都督府印记马车在北京城畅通无阻,一直到尚书省门口停下。

    守卫看清楚马车的模样,对从车里走出来的两个布衣人虽有疑惑,但不敢冒犯。

    “书院方智求见杨相!”方智不卑不亢。

    黄羲很佩服他这位好友,没有他,自己最多也就结一草庐,教授三五个弟子,想到自己学识能传遍天下,他心里就像是有一支小老鼠在钻来钻去。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从里面出来一个侍从,老远便拱手行礼:“方先生,丞相有请。”

    方智拉了一把黄羲,随接人的侍从往尚书省里走去。

    几人在路上都不说话,在尚书台门口又等了一刻钟,黄羲所有的不耐烦都写在脸上。

    终于有人前来通告:“丞相有请。”

    两人走进安静的尚书台,沿途见到的大小官吏都是脚步匆匆,神色专注,就是这里在统治着整个帝国,迄今为止,据方智所知,皇帝郭臻还没有驳回过杨巍一条奏折。

    众人看见的杨巍,永远是忙的不可开交的杨巍,他正处于人生精力旺盛的时候。

    侍从将二人领入书台,方智与黄羲都是躬身朝杨巍行礼,他们有前明进士的功名,按照大臻新律,前明的功名可以延续,他们有权见官不跪。

    杨巍命侍从上座,笑道:“密之,你再不在我眼前出现,我都想不起来你了。”

    他没有看黄羲,丞相没必要强迫自己给不喜欢的人笑脸。

    方智同样用玩笑话答复:“相国,陛下多半也觉得如此吧,所以命我来尚书台。”

    “陛下的批复已经送到尚书台了!”杨巍转身从身后的架子上拿出厚厚的一沓公文:“这是内侍根据密之的奏折拟出来的章程,命尚书台实施。”

    他把公文递过来:“两位身份特殊,不在朝堂为官,这份章程请两位在尚书台阅完,不能走。”

    方智双手接过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