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气

 病毒捕手
    第41章 空气(1/2)

    1965年9月22日,凌晨三点。

    流行病研究所,实验楼一层,动物房。

    陈新盯着发病的黑线鼠。

    这只黑线鼠来自东北八家子。

    那里是流行性出血热疫区。

    十多年前,陈新曾跟随导师黄教授去那里调查过疫情,确定那一片林区是流行性出血热的自然疫源地。

    为了监测那里流行性出血热情况,当地防疫站会定期送来各种鼠类,这批黑线鼠就是一个多星期前送来的。

    从疫区送来的鼠类很可能携带病原。

    当时陈新接到紧急任务去秦岭南坡黄牛乡,没来得及仔细嘱咐研究室的同事。

    像这类从疫区送来的活鼠,应该放到负压动物柜内饲养,避免气溶胶外泄。

    如今这批野生黑线鼠被饲养在开放式环境中多日,产生大量排泄物气溶胶。

    流行性出血热是可以通过鼠类排泄物进行传播。

    以前在疫区调查,明确直接接触鼠类排泄物可以被传染。

    如果排泄物达到一定浓度,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里面的病原体通过气溶胶进行扩散。

    人类再吸入这种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理论上也可能被感染。

    陈新有了理论上的推测,他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动物房内的黑线鼠是传染源。

    扩散到空气中气溶胶是传播途径。

    陈新决定立刻处死动物房内的所有老鼠,同时对实验室进行消毒。

    处理老鼠有一套标准操作方法——脱颈椎处死法。

    用镊子卡住老鼠的脖子,拉动鼠尾,稍微用力,老鼠的颈椎会被扯断。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