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惯性思维

    孙翔背起手,看向书架里摆放着的一排排书,但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视线并没有聚焦在书架上。

    片刻后,他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看向詹明宇。

    “在你心里,道德和组织哪个更重要?”

    詹明宇其实想说两个都重要,如果没有道德,就算组织发展起来了,今后也很难管理。

    同样,如果过于顾虑道德,恐怕跟随他的人会越来越少,更别提发展组织了。

    他知道孙翔想听的不是这种既要还要的答案,而是二者取其重,于是道:“当下阶段,发展组织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没有了性命之忧,不为食物和水发愁,才能发展道德。”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道德这种东西固然重要,但并非一成不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

    可能几千几万年前,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为了一口吃的就能拼个你死我活,就算是孔圣人转世,也不可能教化他们,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谦让。

    相反,那些生活在盛世的百姓哪怕受教育程度不高,没听过所谓的大道理,依然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换句话说,道德水平跟富裕程度成正比,如果詹明宇认为道德重要,那现在应该做的反而不是重视道德,而是想办法让手下们富起来。

    孙翔对詹明宇的回答很满意,说道:“没错,就该是这样,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应该做的选择。”

    “不瞒你说,如果你刚才说道德更重要,我不会对你说接下来的计划,因为那只会让你和我产生间隙,但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朝一个方向使劲。”

    就像詹明宇在考验孙翔一样,孙翔又何尝不在考验他?

    他确实很感激詹明宇救了他的命,为了报答恩情,他愿意留在詹明宇身边出谋划策。

    但他同样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身为谋士,在提出计策之前应该先了解自家的首领是什么样的性格,然后再根据对方的性格量身定制一个可行的计策,哪怕这个计策在自己心里并不是最完美,甚至有可能是最差的。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老毒物贾诩,倘若他在刘备手下效力,就算提出的计策再好,再完美,甚至能直接帮助刘备一统江山,但刘备会采纳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刘备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做有伤天和的事。

    他不仅不会采纳,说不定还会把贾诩臭骂一顿,甚至把他从自己身边赶走。

    同样的道理放在孙翔和詹明宇身上也一样适用。

    现在孙翔确认了詹明宇的心意,终于不再卖关子,一改刚才长篇大论的说话风格,只是淡淡的吐出三个字:“防空洞!”

    “防空洞?”

    詹明宇默念着这三个字,脸色不由得一变。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去抢劫防空洞?那可是官方的地盘,里面还有很多普通百姓!”

    “我知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