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穿越必备技能之制作青霉素2

    【在上期视频里,我们历经探索,成功收集到了青霉素培养液所需的四种关键原料。这些原料可是培育青霉素的重要基础,接下来,就到了关键的混合调配环节。

    我们要把收集来的浆果物质、碳源、豆类泥等原料,按照特定比例,小心翼翼地混合在合适的容器当中。

    不仅如此,适量的食盐、草木灰、无机盐,还有蔬菜汁这类生长因子,也都得一并加入。

    不过,具体的混合比例,还得依靠反复的实验来探寻。

    初步尝试时,可以先以较多的碳源和氮源为主,比如谷物与豆类泥的体积比,设定在三比一左右,这个比例能为青霉菌的生长提供较为充足的养分。

    接着,加入少量的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像一小勺食盐、一小把草木灰,再配上少量蔬菜汁。

    混合完成后,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了,此时还需要对培养液的酸碱度和浓度进行精准调节。在古代,可没有如今精准的pH试纸,但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他们巧妙利用一些天然物质来大致调控。

    比如,用醋来降低pH值,醋中的酸性成分能有效中和碱性物质;用草木灰水来提高pH值,草木灰水呈碱性,能让溶液的碱性增强。

    在调节pH值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植物花瓣指示pH值法。

    这可是一种既有趣又实用的方法,比如,牵牛花的花瓣中含有名为花青素的蓝色色素,它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当pH值为6.0时,呈现紫红色;当pH值达到7.0时,就变成蓝色。

    再看浅红色的月季花,在酸性溶液里,它依旧保持浅红色;在中性溶液中,颜色加深为红色;一旦处于碱性溶液,就摇身一变成为黄色。

    还有红玫瑰,在酸性溶液中是鲜艳的红色,在中性溶液里呈优雅的紫色,到了碱性溶液中,则呈现出独特的蓝绿色。

    那么,如何制取花瓣指示剂呢?首先,选取两瓣花瓣,将其沾湿,然后放入水中,接着进行加热,直至煮沸,煮到溶液明显出现颜色为止。

    随后,用纱布仔细地把花瓣滤去,这样,鲜花酸碱指示剂就制作完成了。在进行pH值测量时,只需往溶液中滴入几滴鲜花酸碱指示剂,然后仔细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就能大致推断出溶液的pH值范围。】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