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侏罗纪的美食3
手机投屏到古代,播放科普视频
君天逸
除了小龙虾,你也可以尝尝白灼虾。不过说实在的,侏罗纪真不是个适合吃虾的时代。
如今很多对虾科动物繁殖,都依赖海边的红树林。
红树林可太重要了,它不仅是幼虾的避难所,还会落下树叶,养活了大量浮游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幼虾的存活率。
但问题在于,红树林直到白垩纪才出现,所以在这之前的侏罗纪,对虾的数量可就没那么多了。
更糟糕的是,侏罗纪时期海水温度高,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比现在低,导致水体含氧量小。
为了保证氧气供应,海虾们纷纷进化出娇小的体型,大多小到只能晒干当虾皮吃。
不过幸好,侏罗纪还是有那么几种对虾,努力逆天改命,尽量让自己的体型达到人类食材的标准。
比如有一种对虾,大幅增大自己鳃的体积,提高氧气吸收量,从而长出了较大的虾仁体型,和如今的虾差不多,体长能达到十厘米。
还有另一种侏罗纪对虾,体长六厘米,估计吃起来和欧美人爱吃的长臂虾差不多。爱吃虾的朋友也不必太失望,因为侏罗纪有它的特产,那就是雕虾。
它们从三叠纪开始就存在于地层中,体态和龙虾很像,可看起来就像被压缩过一样,虾仁很少。
在恐龙灭绝后不久,雕虾就从地层中消失了。人们一直以为这种虾已经灭绝,直到1975年,科学家在玛迪拉湾意外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考虑到这种虾没有被商业捕捞,如今你要是想尝尝这侏罗纪的特产,就只能亲自潜到水下三百米去一探究竟了。】
某朝田野间,日头高悬,肆意释放着炽热的光,将大地烘烤得滚烫。田间,几个赤膊的老农拄着耒耜,身子微微后仰,仰头直直地望向天幕。他们额角布满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滴进那深如沟壑的皱纹里,瞬间没了踪影。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脸上写满了困惑与迷茫,缓缓开口:“可这‘侏罗纪’,怎的比大禹治水还早上亿年?那该是多么遥远的时代啊,实在是想象不出来。”那声音里,满是对未知岁月的惊叹与敬畏。
年轻些的农人,俯身抓起一把黄土,猛地撒向天际,说道:“红树林,白垩纪,那又得是多少年后了啊。咱村那条河里,虾倒是不少,可就是个头太小,捞起来实在费劲,也不知道有没有大点儿的虾。”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