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景隆!人才!

    第23章 李景隆!人才!(1/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统御华夷,稽古立制,以安兆民。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多贤相,然其中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以致国祚倾移。今祖宗成法岂可因循?天下大权当归一统!今我朝罢丞相,设政务司、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自洪武九年正月一日始,罢中书省,升六部品秩,尚书皆正二品,事皆朝廷总之。后世有奏请复立丞相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曹国公府,李景隆复述一遍朱元璋下的诏旨,刚刚北伐回归的曹国公李文忠静静听着。

    李景隆念完,不由唏嘘:“爹,陛下这是大动作啊,前所未有的大动作,连宰相都给裁撤了…啊这…”

    李文忠也不由震撼莫名,宰相啊…延续了千年的宰相就这般被裁撤了…实在…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震撼着,感叹着,李文忠脑海中不由想起了陈锋的面容,更加唏嘘:

    “九江(李景隆字),你可知陛下为何突然这般大动作?连宰相都给裁撤了?”

    长得丰神俊朗的李景隆闻言沉思了一会,开口:“爹,我觉得多半与淮西勋贵多有不法,宰相胡惟庸却屡屡包庇有关。让陛下对宰相再没信任感。”

    “另外…相权确实对皇权有限制,陛下又是刚愎雄猜…咳咳,英明神武的君主,断然是不能忍受外人带领百官在他面前上蹿下跳,唱反调的!”

    “如这次爹突然带兵北伐,陛下就没告知中书省,这就证明,陛下对中书不满久矣!”

    李文忠赞赏地看了眼李景隆,这儿子不但继承了自己俊朗的外表,连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继承了过去…很不错!

    心中如此想着,但李文忠面色却异常严肃:“九江,你要记住,李家永远是朱家的坚定拥护者。陛下是为父的舅舅,便是你的舅老爷,无论你舅老爷做什么,你都必须站在他这边,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往后要慎言,不可编排陛下,知道了吗!”

    李景隆讪讪,连忙点头:“儿子记住了!”

    他知道自家父亲李文忠为何这般说,因为他刚刚差点说漏嘴,有些骂朱元璋独夫的嫌疑!

    可想想,李景隆又觉额头冒冷汗。

    也是,这话也就没传出去,不然还不被别人抓住把柄弹劾到皇帝那里去…

    李景隆顿时暗暗自省,往后要注意了!

    别看后世如何如何鄙夷李景隆,其实李景隆此人真的有才能。

    人长得帅,并且在军事、政治、艺术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

    虽被称为大明第一战神,一战败掉朱允炆五十万大军,不断给朱棣送菜……

    但谁知道他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以这家伙的政治嗅觉,怕早就成了朱棣的内应,毕竟李景隆从小便与朱棣长大,两人的关系非常要好。

    当然,这只是猜测。

    可即便不是如此,单凭李景隆能带兵五十万就不可小觑。

    虽然输了…但也不看看他输给的人是谁!

    永乐大帝朱棣这种天命之子,让韩信来,也能给你来个天降陨石大法,一战即溃!

    是以,李景隆这人还是不简单的。

    单凭他虚心好学,听得进去长辈的劝诫,没有其他勋二代的恶习…咳咳,起码没有表现出有勋二代的恶习就可以看出,这人不简单!

    而李文忠也最满意李景隆这一点,很有分寸,看得清自己。

    撸了撸胡须,李文忠忽然又道:“但你说的也不全然!”

    “父亲还有什么教我的?”李景隆问。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