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治蝗

 柳如霜沈万山
    王淑娟轻蔑一笑,何止去过,她算是半个坝上人,她爹以前和她娘闹离婚,她就被放在了外婆家,这一放就是十几年,这两年才被接了回来。

    有了“本地人”当导游,柳如霜下午的时候就到了坝上草场。

    刚着地,两三只蝗虫就顺着千底鞋爬到了脚面上,有轻微洁癖的柳如霜弯腰用手去拍打。

    一旁的王淑娟说风凉话:“没用的,这坝上草场除了草就是这玩意了。”

    柳如霜从脖子上解下自己的丝巾,每个边角都绑了一块小石子,像是渔夫撒网一样,抛向不远处的草场。

    丝巾底下罩了不少蚂蚱,蝗虫在丝巾下面涌动,掀起一阵子一阵的波浪。

    柳如霜从帆布斜挎包里掏出笔和纸,一边做笔记,一边给吴淑娟解惑。

    蝗虫、俗名蚂蚱,成年蝗虫一天可以吃掉自身体重五倍的食物,蝗虫还有个挑食的习惯,总是挑选茎最鲜嫩的部分。

    蝗虫喜干旱,旱灾过去往往就意味着蝗灾的开始。尤其是退化的草场更是蝗虫繁殖的温床。

    在适合的环境下,每七天左右蝗虫就能蜕壳一次,每蜕皮一次就增长一龄。

    现在草场上面的蝗虫多为一到二龄的蝗虫,这时候的蝗虫翅膀还没有长成、外骨骼柔软脆弱,食量比较小,危害性不大,因此现在是最佳的防治时期。

    “每一平方米的蝗虫的数量叫做虫口密度,一般来说虫口密度每平米15头以下属于正常,15头到30头属于中度危害,30头以上属于重度危害。”

    柳如霜清点完最后一只蝗虫,站起来:“现在草场上面的蝗虫虫口密度已经69头了,属于重度灾害。现在蝗虫还在幼虫期,正是治蝗的最佳时机……”

    她滔滔不绝地讲,王杜娟听得云里雾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柳如霜真的好有文化,这些东西她之前从来都没听过。

    在一望无垠的草场,女人穿着酒红色的粗针织毛衣,深蓝色的劳动裤,显得很是娇小。夕阳的余晖给女人的侧脸晕上一层暖黄,甚至连头发丝都映着橘黄色的亮光,好看得不像话。

    “现在蝗虫泛滥,没有人管吗?”现在才是蝗虫最佳治理的时间点,要是再不治理,等到蝗虫长出翅膀,势必会造成蝗灾。

    王淑娟带着柳如霜来到了一处砖瓦房,砖瓦房全部是红砖砌成的,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钱。

    大门左侧挂了一个木牌子,木牌子上赫然写着:坝上地区治蝗办公室。墙上还挂着一个已经生锈的意见箱。

    吴淑娟解释:“这是坝上地区的生产队合资建设的,专门负责治理蝗虫。”

    “嗯嗯,你跟我一起去看看。”

    两个人进去之后,一个年轻的戴着眼镜的男同志很有礼貌地接待了她们:“同志们,你们先喝茶,我们主任在忙,一会就出来。”

    说着还给两个人端来了两杯茶水。

    柳如霜都添了三回茶了,还是没见到所谓的主任露面。她也不说话,就盯着那小干事看,眼神意味深长。

    小干事顶着巨大的压力再一次敲响了主任办公室的门。

    “家里没有镜子,总有尿吧,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是谁,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给我提治理蝗虫的意见,有能耐自己上呀?成天在我这指手画脚。”

    男人的咆哮声隔着门缝传出来,柳如霜轻嗤出声,知道这是那主任给自己的下马威。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