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也太特么扎眼了

 李凌峰苏芮
    第72章 这也太特么扎眼了(1/2)

    院试落下帷幕,镇远府却依旧华灯初上,灯火通明,不少学子少年风流,这好不容易考完院试,可不就需要好好疏解一下压力吗?

    大夏重科考,对于青楼楚馆来说,少年学子可以说是一块香饽饽,要是有文采的考生入了“神女”们的眼,白嫖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这么一片天地之下,有的是声色犬马,纵情声色,流连忘返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值春心萌动,又岂会放弃如此一个长见识的好机会呢?

    不过,虽然有不少学习借着放松的借口去眠花宿柳,但是,也有人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夜幕低垂,李凌峰独自坐在客栈的房间里,翻开了先前差小二去文墨居分店购买的书,这一大摞书足足堆了七八寸高,大约二十本左右,全是有关于大渠河历朝历代的治理文献记录。

    今日策论题给李凌峰提了一个醒,随着后面考试难度的逐渐攀升,相信类似的策论题目也会增多,而且自然会紧跟时事。

    李凌峰这些年的确看了不少的书,涉猎也算广泛,但是看得最多的还是经义文,像这种针对性的问题他虽然知道,却远远没有达到精通的地步。

    如果真正到了实际中去决策,定然会因为了解不够全面而出现纰漏,特别大夏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存在的国家。

    大夏朝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并不是完全与中国相似,很多治理政策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要结合实际去作用才能减小误差,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今他要参加科举考试,并不能随心所欲实地勘探调查,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只能从书本出发。

    怎么样才能从书上了解一个问题?

    自然是把他的起源,经过,发展,变化全部都学一遍,即便蛛丝马迹,亦不能轻易遗漏,只有从根源上去了解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机会。

    李凌峰想得很简单,既然他这方面不足,那他就花十倍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自己,去填补空白,治水关乎民生,绝不能玩笑,或许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倘若有一天,他能站到那个位置,绝对不能拿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如果他站不到那里,也只当开阔眼界,丰富自我了。

    毕竟,他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凌峰坐在窗边,镇远府的华灯也成为了他读书的陪衬,少年郎挑灯夜读,直到所有的热闹退却,天色如墨,窗外一片寂静也熄了煤油灯,上床睡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