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陈俊生:以后我娶你吧

 陈俊生沈晚秋
    乔书欣本意是想暗示陈俊生去饭店对面买根白糖冰棍给她吃,解解暑。

    怎料陈俊生顺势就带她做起了冰棍生意。

    县里有间国营冰工厂,前身是饶城兵工厂,专门造军火的。

    由于设备老旧产能落后,无法满足部队采购及外贸需求,厂里便按照上级指示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摇身一变成了冰工厂,专门生产白糖冰棍。

    前些年,冰工厂生产的冰棍专供县里的供销社和代销店,政策逐步放宽后才允许个体户拿货零售。

    夏日炎炎,对于拥有自行车的陈俊生,还有正在享受假期的乔书欣来说,便宜又好卖的白糖冰棍,无疑是个低门槛,低成本,且有广阔市场空间的好生意。

    眼下个体户做买卖,主要有两大阵地,一是在城里摆地摊,二是下乡。

    城里的工薪阶级有消费能力,东西好卖是共识。

    下乡进村往往吃力不讨好。

    陈俊生偏偏反其道而行。

    他从县中教室就地取材,制作出两个木箱子。

    随即骑车去国营冰工厂批发一大箱冰棍,临走前还强行找工厂保卫科的大爷借了件破棉袄,垫进木箱里当做保温隔热层。

    后座搭上箱子,欣姨就只能坐前面三角架上,好在她并不介怀,屁颠屁颠地随车奔向枫树岭公社。

    枫树岭公社早年在公社书记罗华的带领下,兴办了一家大型集体制砖窑厂。

    改革开放以来,砖厂生意日渐红火,砖厂的工人们天天有活计,年年有分红。

    这里的消费能力丝毫不弱于县城,却很少有个体户下乡卖货。

    原因是这边的路太烂了,进入枫树岭公社的主干道,被拉砖的拖拉机来回折腾得完全不像样,自行车、板车进出不便。

    然而陈俊生却是沿着“枫树岭水库”方向另辟蹊径,全程只用了二十多分钟,既轻松又快捷地来到了砖窑厂附近。

    “卖冰棍,卖冰棍哩!”

    陈俊生把车停在一处树荫底下,大声吆喝:“好吃的白糖冰棍,便宜卖咯!”

    别看今天已经立秋了,这南方秋老虎的凶威比起此前的三伏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值晌午,烈日高悬,陈俊生热得汗流浃背,短裤底下小卷毛湿漉漉的都能拧出水来。

    乔书欣倒是挺惬意,坐在不远处青石板上吃冰棍。

    “同志,白糖冰棍什么价啊?”

    有个头戴草帽,身穿白色背心,约莫五十来岁的中年大叔过来问价。

    陈俊生掀开旧棉袄,先让人看货,然后笑着报价:“两分钱一根,五分钱三根!”

    问价的大叔低头瞅两眼箱子里满满当当冒着凉气的白糖冰棍。

    再用余光扫向青石板上吃得正美的漂亮女同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你这冰棍看着不错,价钱也蛮公道。”

    陈俊生笑道:“我这是中午刚从国营冰工厂拿的货,为了下乡做口碑,自己贴钱进来给乡亲们送福利,五分钱三根这价格,去到县里的供销社都买不着。”

    他这话半真半假,国营冰工厂进货是真,贴钱给乡亲们送福利,那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不过话说回来,八十年代的老同志哪里听过这种骚话?

    别说老同志了,就连小乔同志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白糖冰棍,个体户的进货价8厘每根,县里供销社的进货价低至五厘,但大家基本统一售价,卖2分钱一根。

    陈俊生报出五分钱三根的价格,主要是抓住消费者都爱占小便宜心理,薄利多销,加快出货。

    看着大叔好像在犹豫,陈俊生没有急着推销,而是接着吆喝:

    “冰棍,冰棍,清甜解暑的白糖冰棍便宜了,两分钱一根,五分钱三根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