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贼臣不救,满门忠烈

 工具人许坤真主角天幕
    【季明......】

    【魂兮归来!】

    一声高亢的男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了天幕。

    天幕上,一个浑身血淋淋的男子躺在了地上,没有一丝生机,他的身上穿着唐军的铠甲......

    一篇书法作品翩然浮现。

    “这......这篇行文的书法造诣......”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看着天幕上这肆意洒脱、毫不在乎章理却又纵笔豪放、气势磅礴的行书道:“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书家在下笔的时候究竟是怀着怎样的一股情绪啊!”

    “单凭这一见书既闻书家情绪这一点,我恐怕不如啊。”

    【公元756年,贼臣不救,父陷子死。】

    【颜真卿之侄,颜季明被叛军所斩。】

    【其父颜杲卿被安禄山肢解,并食其肉。】

    【颜氏一门30余口尽灭。】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北宋苏轼的《寒食帖》并列的《祭侄文稿》便是颜真卿在怀着如此悲痛的情绪下写下的。】

    【颜真卿,唐朝名臣、中国著名书法家,他是孔子弟子颜回的第四十一世孙。】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北兵变,多地不战而降、太守望风而逃。】

    【而颜杲卿和他的儿子以及颜氏子弟,在毫无援军,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为大唐的朝廷争取了数月的时间。】

    【颜家满门忠烈,至死都没有一个投降,这也激怒了安禄山。但身为复圣颜子的后人,他们这一支自古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家族并没有作出让世人失望的举动。】

    【颜回有颜回的贤明春秋,颜家有颜家的理想追求。】

    【公元783年,奸相卢杞厌恶颜真卿的刚正,派其前往叛军中传达朝廷旨意,颜真卿毅然前往,去后被叛军缢杀。】

    天幕中,那位满头华发的老人,似乎在颜氏宗祠中写完祭文后,回头看见了在牺牲在叛军手中的兄弟子侄的英魂正在注视着自己。

    哥哥仿佛知道他的满身悲痛,却也无法安慰,只是最后也只是在向他传达,自己没有做到报国的功业,没有抵抗住叛军的南下,“清臣,兄走了。”

    颜真卿眼含热泪,作着坚强的姿态,对故人道高声道:“无妨!家风不朽,自有后来人!”

    【网友说:

    “全体起立!!!!”

    “我颜家!决不投降!”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我还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讲到了这篇课文,我哭了整整一节课......”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知史而明志,资古而鉴今。”

    “颜筋这个称号可不仅仅是在说他的书法啊......”

    “打小就相中颜真卿的字,小时候就买了很多字帖在临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